首页 >> 花边剪

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丹阳

文章来源:索凯五金网  |  2022-07-29

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2009年08月14日 来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首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现有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的重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势头较猛;二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多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这种转移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的特点:①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②产业转移从最初的单个产业向产业整体性转移转变,产业转移的领域将更宽,范围更大;③产业转移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④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面向中西部,还面向国外(如东南亚地区),更会面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因此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⑤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和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一、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一)基本情况  2008年,重庆市引进工业项目1109个,实际利用内外资371亿,同比增长85%。从2003年至今,全市累计引进内资项目3300多个,累计实际利用内资964亿元;累计引进外资585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重庆市除成功引进美国福特、TRW、英国BP,日本本田、五十铃等世界500强企业外,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中成功引进了格力、美的、海尔、长虹、中集、徐州重工、中船重工、双钱轮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通过引进和培育,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6+1”支柱产业。  (二)工作措施  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重庆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产业引导,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加快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产业引导,重庆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重庆市工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等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同时,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从完善制定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打造招商平台、建立工业招商网站、完善招商项目库、强化招商服务等环节入手加大工作力度。  二是积极开展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008年重庆市成功组织开展了东部五省经贸活动,与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签订了91个合作项目,项目涉及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轻纺食品、地产、物流等领域。同时,组织开展了浙商投资重庆经贸活动,签署了《全面促进渝浙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就承接浙江产业转移、推动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跨区域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三是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为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引导工业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集中,重庆市着力打造了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的特色工业园。目前,全市有经原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的工业园区有31个。2008年重庆市确定并授牌16个区县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要求市级有关部门加大协调筹资力度,帮助16个区县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四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项目招商。围绕重庆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重点产业,通过采取产业链招商、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每年滚动推进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目前,上海双钱集团重庆250万条汽车轮胎生产项目、东方希望集团20万吨醋酸项目、上海新格再生铝、硅铝合金项目,浙江瑞标集团汽摩零部件江津基地项目、龙胜涪陵轧辊项目,安徽海螺集团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江苏大全年产1800吨多晶硅二期项目,福建福耀浮法玻璃项目,深圳力合数字产业园项目、天安数码项目等重大招商项目或已投产,或进展顺利。  (三)机遇和挑战  当前,重庆工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中央把保工业放在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位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国家支持工业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的出台,将为重庆工业的振兴和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为重庆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纲领性文件,为重庆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三是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工业发展。重庆工业拥有直辖市体制优势、综合服务功能强大、产业基础雄厚、要素综合成本较低、金融匹配能力强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四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要求和趋势还在增强,重庆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趋势没有变。  同时,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面临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基础不足等条件制约。从外部竞争看,我国东部地区很多产业已经向江西、安徽及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进行了转移。从自身基础分析,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仍存在诸如对外开放水平落后东部地区、对产业转移工作缺乏战略谋划、产业上下游协作综合配套能力优势不突出、物流成本较高等不足。二、重庆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措施  (一)基本思路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是,围绕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指针,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大力实施内陆开放型战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地区)和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有利时机,按照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能源和综合轻纺“6+1”产业基地的要求,夯实招商基础工作,密切关注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变化,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稳妥、有序地承接国家重大产业布局转移。  (二)工作措施  1.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汽车摩托车行业:围绕把重庆建设成为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的目标,坚持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乘用车重点开发生产小排量轿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商用车重点发展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汽车上装,岩商用车、大中型客车,以及厢式冷冻车等改装车;摩托车重点支持摩托车供应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适销对路的农用摩托车,积极研发生产大排量高档摩托车和发动机,推动摩托车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汽摩零部件重点发展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汽车制动系统、动力电池及控制器、电机及控制器、汽车传感器、电喷装置、电控油泵、仪表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提高本地配套率,建设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部件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业:围绕建设中国现代装备制造高地的目标,继续做大做强内燃机及通用汽油机、仪器仪表、环保设备、输变电设备、机床等6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核电辅助配套装备、制冷装备等7个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完善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内燃机、输变电、核电辅助装备等8个产业链。  天然气石油化工产业: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的综合化工基地、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基地和若干精细化工集中区为载体,重点培育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3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完善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甲醇醋酸及醇醚燃料、光气及精细化工、甲醇制烯烃、合成氨高浓度化肥、氯碱、合成橡胶轮胎、煤化工等10条产业链。  材料工业:围绕将重庆建成中国铝加工之都、镁合金产业应用基地、长江上游绿色建材产品基地的目标,重点推进完善铝工业、钢铁工业、铜镁硅有色金属、锰及铁合金、水泥及制品、玻璃及玻璃纤维制品等6条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目标,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北部新区为主要载体,主动承接台湾等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着力建设国家军民两用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低成本信息终端产业基地、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嵌入式软件基地等四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完善电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家电、新一代移动通信、光伏及LED、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等8个产业链。  能源工业:加快能源工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重点推进电力生产供应、天然气采输、煤炭生产加工等3个产业链。  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将重庆打造成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家电、造纸、制鞋基地和西部服装之都的目标,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轻纺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完善家电、造纸及纸制品、制鞋、烟草、酒类饮料、调味食品、纺织丝绸、服装等8个产业链。2.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重庆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等优势,实施扩大内陆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一是实施四大招商战略(资源招商、市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全方位挖掘招商潜力,推动重庆市招商引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三是抓好跨国公司引资工作。以重庆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为平台,力争2010年入驻全市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200家。四是加强后续服务工作。坚持诚信招商,在注重引进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跟踪和服务,保证项目按期竣工投产。五是按产业化链条,围绕龙头产业积极推进上下游配套项目的招商工作,重点推进汽车电子、石化项目、芯片、硅晶片或非硅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玻纤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六是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  3.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全市“一圈两翼”新格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一是探索创新特色园区多元共建和异地投资利益分享的新机制,打破块块束缚,优势互补,推进两翼园区建设;二是加快16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项目建设;三是围绕重庆市着力打造千亿级、百亿级特色工业园区,抓紧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培育扶持园区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启动三峡库区生态移民工业园建设,在园区土地利用评价的基础上做好拓展扩区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厂房项目建设。

血管瘤的危害有哪些上海哪家医院治疗血管瘤效果好

南京白色糠疹医院

就医直通治疗多动症比较好的医院

鼻咽癌靶向治疗是怎么做的

成都面部有了白癜风怎么办